11月29日,一台农用无人机在虎门镇东风社区的稻田上空来回穿梭,平稳地把绿肥“紫云英种子”播撒到即将收割的稻田里。在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先将“紫云英种子”倒入农用无人机喷撒箱中,随后调试遥控器起飞无人机,不到10分钟10亩稻田里已经均匀撒上紫云英种子了。
“紫云英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0天左右撒种子,这批种子撒下去,到明年二月份紫云英就开花了。小小的花朵很好看,不仅可以做绿肥,有些地方还把它用来做观赏植物。”市农技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紫云英是一种豆科植物,固氮能力强,为重要的绿肥作物。冬种绿肥紫云英可充分利用南方双季稻区冬闲季的光温资源,截获环境养分。在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可为农田提供氮磷钾等养分,替代部分化肥,同时还能提升土壤有机质,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好帮手。
冬种绿肥是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紫云英曾作为绿肥在东莞水田广泛种植。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大量供应,现在已鲜有种植。
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市农技办在虎门、望牛墩、麻涌等镇街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区,因地制宜开展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集成模式试验示范,同时利用农业无人机提高生产效率,助力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和推广,辐射带动全市稻田绿肥种植,提高施肥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减少化肥施用和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