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1.雷神公司宣称研发成功一款紧凑型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该雷达重量轻,成本低,可以安装到包括无人机和直升机等大多数飞行器上。
其性能则达到了第四代机载雷达以上的水平。
2.雷达重量约在50公斤左右,是大多数现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三分之一,成本则只有其一半。
其采用氮化镓(GaN )技术与数字接/发器、CHIRP处理器以及独特的风冷降温设计。
【解读】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型无人机大多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
侦察的手段以常规手段为主,主要包括可见光侦察以及电子侦察。
这些载荷已经实现了小型化,因此无人机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这些任务。
但是在打击任务方面,目前无人机的对地打击以视距内打击为主,尚不具备独立超视距打击能力。
为什么不具备?
分析原因,主要是独立态势感知能力不强,也就是无人机缺乏能够用于直接引导导弹攻击的远距离搜索探测能力。
再说直白一些,就是缺乏雷达。
现在无人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主要以战术运用为主,协助陆军执行战术侦察和打击任务。
尚不具备战役作战以及战略职能。
现在媒体对无人机大肆宣传,无人机被传得无所不能,能够执行侦察、打击、特种作战、运输、电子对抗等多种能力。
但是看一下他们的作战对象,无非是一个车队、几名战壕里的战士或者几辆坦克。
从目前无人机的运用来说,其作用主要是提升了陆军的作战或者超视距作战能力。
其对于空军的帮助有多大,目前已有案例来看,作用不大。
因此,从空军的角度,无人机作用发挥有限,依然处在支援保障地位。
为什么现在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有人无人协同理论还处在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成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人机自身的配套武器装备还不够强,特别是雷达方面。
从目前无人机的载荷挂载能力来看,小型对地导弹以及空空导弹都处在无人机的挂载能力范围之内。能挂为什么不挂?
因为主动态势感知能力,目前是远远不足的。
雷神公司使得机载雷达系统轻量化。借助该型装备,未来无人机可能具备超视距空空、空地武器发射能力。
直接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无人独立作战提供物质基础。
考虑到现在导弹射程远,对飞机机动要求降低,因此一旦这种雷达完成各种兼容性测试,将会带来一大波无人机升级潮。比如MQ-9等无人机。
未来无人机超视距空空、空地作战将成为现实。
目前看来,雷达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雷达价格成本控制较好,符合美军低成本研发需求。
但是武器装备的模块化水平、能耗能力同样重要。
因为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有限,功率往往不足。
有源相控阵雷达如果需要满足四代机及以上的探测能力,需要有较高的发射功率,因此对飞机功率需求较高。
这一点可能就不是雷达一方面能做的,需要发动机方面取得进步。
雷达+发动机两个因素,是目前制约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于空战的桎梏。